|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研究 |
走向世界的中国职业教育——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职业教育合作成果优秀案例(四) |
来源: 编辑:天津职教社 2024-03-11 |
编者按
为庆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今年开展了走向世界的中国职业教育——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职业教育合作成果优秀案例及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民心相通的丝路职教故事”征集活动。 我们将陆续发布部分优秀案例和丝路故事,欢迎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朋友们关注,进一步了解过去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经验做法。
传承炎培职教思想 推进职教理论创新 鲁班工坊: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实践探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天津职业院校传承黄炎培“建教合作”“大职业教育”思想精髓,通过创建和推广中国本土化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研制和应用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培养和培训中外师资,在境外创设鲁班工坊,为合作国培养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当地技术技能人才,与世界分享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标准体系、资源体系与话语体系,形成全球技术技能服务的公共产品和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中国方案。截至2022年12月,天津在20个国家高标准建设了21个鲁班工坊,遍及亚欧非三大洲。习近平主席先后15次在重大外交场合就“鲁班工坊”作出重要论述,鲁班工坊已经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重大国家行动。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国际公共产品,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天津职业院校响应倡议精神,在教育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基于国家职教示范区成果,原创首创并率先在境外实施“鲁班工坊”项目建设,创建了与世界系统性分享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标准体系、资源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国际品牌。 一、项目基础 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鲁班工坊,探索如何走出单纯借鉴国外理念、直接模仿国外模式、简单套用国外经验的初级阶段,如何开启基于中国国情与文化传统,创建本土化教学模式、研制国际化标准、开发通用性装备、编写中外适用资源的新阶段,构建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体系、国际标准体系和国际资源体系,迈上与世界分享中国创新成果的高级阶段,形成让世界信服的产教融合、服务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是中国职业教育实现“走出去”“走进去的关键问题。1.创建和推广中国本土化教学模式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是鲁班工坊建设主线、核心内涵。1917年,黄炎培创建中华职教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黄炎培推崇的职业教育,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黄炎培教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认定沟通教育与职业是当时教育改革的关键;黄炎培职教思想归其一、归其要是“建教合作”,是“大职业教育主义”,是职业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结合。2012年,传承黄炎培职教思想精髓,在长期开展中德、中西(西班牙)、中日、中加(加拿大)等合作项目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鲁班工坊首倡者和品牌主要创立者吕景泉教授开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与研究,将古今中外的相关教育理念、模式、经验在中国大地“耦”合,创建创成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2012年11月,出版《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程》(国家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013年6月,出版英文版,推广EPIP教学模式应用。2014年,系统提出“五业联动”产教融合机理,完善了EPIP的应用层级。同年,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上,吕景泉教授获得“黄炎培优秀理论研究奖”。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中明确,推进“五业联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推广EPIP教学模式应用”,2020年,写入《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年,纳入部市共建《深化产教城融合,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的意见》,2022年,载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白皮书)2012-2022年》。第四届黄炎培优秀理论研究奖获得者吕景泉教授,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实践30余年,首创并探索实践“五业联动”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首创并牵头研究、组织并推动实施“鲁班工坊”项目。EPIP,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和基础,以工程实践为导向和贯穿,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和归依,以真实工程项目为统领的适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EPIP的核心要义是“54321”。“5”是应用层级,扎根本土、院校办学、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知技素点”五个层级;“4”是四个核心要素,工程化、实践性、创新型、项目式;“3”是三种认知境界,“名”境界、“实”境界、“合”境界;“2”是核心点,真实、完整;“1”是宗旨,知行合一。《墨经》说:“名实耦,合也”。EPIP的本质,是让“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四个“合”)真实“落地”。EPIP是中国的教学模式。《EPIP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造我们的学习》《EPIP教学模式—中国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鲁班工坊核心要义—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以及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任务清单项目”等8部中外文系列专著出版,60余篇EPIP专题研究论文(中外文)发表,以葡萄牙卢卡斯、泰国哲仁为代表的一批EPIP专家教师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应用推广。2017年,EPIP国际教育联盟成立。2022年,天津中华职教社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共建“黄炎培思想研究与推广中心”和“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研究中心”。“发挥已建立的泰国、葡萄牙、埃塞俄比亚俄比亚等国EPIP教学研究中心作用,给更多境外合作伙伴带去先进的教学模式……”,载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白皮书)2012-2022年》。在首届“鲁班工坊”与“产教融合”国际论坛、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来自10余个国家的20余学者完美演绎了EPIP应用成果。EPIP有力推动了海外的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提升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是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的重大教学理论创新。 2016年3月8日,世界上第一个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在大城技术学院揭牌启运。泰国鲁班工坊确立了“鲁班工坊”品牌内涵,验证了鲁班工坊核心要义、建设方案、实施策略的可行性,树立了鲁班工坊从理论到实践的建设标杆。2017年5月18日,欧洲第一个鲁班工坊—英国鲁班工坊在奇切斯特学院揭牌启运。英国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院校与发达国家合作伙伴共同探索以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话语体系、模式标准为主导的分享实践过程。2017年12月8日,印度鲁班工坊在金奈理工学院揭牌启运。这是在“金砖”国家设立的首个鲁班工坊,也是在技术大学实施的项目建设,是两个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优质合作项目。时任中国驻印度大使罗朝辉给予高度评价。2017年12月12日,印尼鲁班工坊在波诺罗戈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揭牌启运。这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倡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在国建设的鲁班工坊。印尼总统佐科考察项目时,给予高度肯定,受到当地院校师生、企业员工的“热捧”。2018年7月22日,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在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TEVTA)揭牌启运。这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大成果,在巴基斯坦职业教育领域和工商企业界形成强大的服务力与影响力,为中巴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雄厚人力资源支撑。2018年10月28日,柬埔寨鲁班工坊在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揭牌启运。这是李克强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建设项目,服务澜湄五国,汇集职业教育与培训、科学研究与创新等多种功能,项目总面积达6,800平方米。2018年12月5日,习近平主席与葡萄牙总理科斯塔在里斯本共同见证鲁班工坊项目建设协议签约。同日,葡萄牙鲁班工坊在塞图巴尔理工学院(IPS)揭牌启运。这是在欧洲建设的鲁班工坊“标杆项目”,项目合作层次为工程本科和工程硕士。2019年3月28日,非洲第一个鲁班工坊—吉布提鲁班工坊揭牌启运,吉布提总统盖莱出席揭牌启运仪式。吉布提鲁班工坊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在非洲建设10个鲁班工坊的“标杆项目”,直接服务“亚吉铁路”重大项目和泰达产业园建设。2019年12月14日,肯尼亚鲁班工坊在马查科斯大学揭牌启运。该项目致力于为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ICT领域高端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12月16日,南非鲁班工坊在德班理工大学揭牌启运。南非鲁班工坊是中国继印度之后带给“金砖五国”伙伴的又一丰硕合作成果。该项目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实施,展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南友谊。2019年12月20日,马里鲁班工坊在马里巴马科科技大学、巴马科人文大学揭牌启运。该项目为马里培养卫生医疗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中医技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技术惠及马里和非洲人民。2020年11月27日,尼日利亚鲁班工坊在阿布贾大学揭牌启运。该项目集应用型教育、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建有通讯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车辆工程、交通运输、铁道工程等专业方向。2020年11月30日,埃及鲁班工坊揭牌启运。这是习近平主席会见埃及总统塞西时提出的教育合作项目,首开“一国两坊”先河。两个鲁班工坊分别位于素有埃及“清华大学”之称的艾因夏姆斯大学、埃及教育与技术教育部直属的开罗高级维修技术学校,实施职业教育与应用本科衔接培养。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所在地。 2020年12月,科特迪瓦鲁班工坊、乌干达鲁班工坊、马达加斯加鲁班工坊相继揭牌启运。2021年4月28日,埃塞鲁班工坊在埃塞技术大学揭牌启运。该项目位于非盟总部所在地亚的斯亚贝巴,被非盟总部确立为面向整个非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与东非EASTRIP世行项目签约,运用EPIP为东非国家培养“工程化”职教师资。2021年10月以来,保加利亚鲁班工坊、摩洛哥鲁班工坊、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相继揭牌启运。截至2022年12月,天津院校在20个国家高标准建设了21个鲁班工坊,遍及亚、欧、非三大洲。 三、项目影响 从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到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从2018年在里斯本见证葡萄牙鲁班工坊协议签署,再到2022年中阿峰会,习近平主席先后15次在重大外交场合就“鲁班工坊”作出重要论述。鲁班工坊已经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重大国家行动。 2018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 2018年12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里斯本见证葡萄牙鲁班工坊协议签约。 2019年4月2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塞西总统提出,将在埃及建设鲁班工坊,提高青年人就业能力。 2021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1次会议上提出,未来3年,中方将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建成10所鲁班工坊。 2021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会议发表主旨演讲提出,继续同非洲国家合作设立鲁班工坊。 2022年2月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穆哈梅多夫,提出中方愿加快在土库曼斯坦设立鲁班工坊,帮助土方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2022年2月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提出中方愿加快在塔建成中亚首家鲁班工坊。 2022年2月6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提出中方愿尽快在吉建成鲁班工坊,帮助吉方培养更多专业技能人才。 2022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等媒体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乌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署名文章,指出:加快互设文化中心和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鲁班工坊。 2022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题为《推动中哈关系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更大发展》署名文章,指出:哈萨克斯坦将建成传统医学中心和鲁班工坊。 2022年9月14日,习近平主席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提出中方愿加快互设文化中心和鲁班工坊建设,讲好新时代中乌友好故事。 2022年9月14日,习近平主席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共同发布会谈声明,一致同意研究在哈开设鲁班工坊的可能性,为两国教育领域合作注入更多动力。 2022年9月1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穆哈梅多夫,提出中方愿早日在土库曼斯坦设立鲁班工坊。 2022年12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利雅得会见埃及总统塞西,强调双方要推进鲁班工坊和中文教学,培养更多中埃友好的使者。 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利雅得举行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提出推动在阿国建设更多鲁班工坊。 四、项目成效 亚洲的鲁班工坊建设,对于项目的品牌创建、策略优化及推广应用做出了基础性贡献。欧洲的鲁班工坊,是品牌创建进入推广应用的重要标志;葡萄牙鲁班工坊完美诠释鲁班工坊核心要义,是品牌创成的重要标志;非洲的鲁班工坊,是品牌要义的集中运用。着眼外交大局,关注政治安全、经济发展、资源禀赋、语言文化、教育现状等要素,天津职业院校与合作伙伴克服世界疫情影响,高质量完成重大国家任务。 1.EPIP是鲁班工坊建设主线。天津鲁班工坊建设院校编制了服务中外教师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中英葡泰俄)”系列教程,建设了“EPIP教学体验中心”“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中外访客达6万人次。举办了五届EPIP国际教育联盟年会,参会中心”已成为推广中国模式的“中转站”,涌现出以卢卡斯、哲仁为代表的一批推广应用专家。在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22位中外嘉宾发表演讲,向全球123个国家呈现了鲁班工坊、EPIP在不同国度和领域的运用成效;应用EPIP开发的13个“鲁班工坊赛道”,成为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主力赛项。 2022年8月,在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亚洲、欧洲、非洲22位特邀嘉宾发表主旨演讲,向全球123个国家呈现了鲁班工坊、EPIP在不同国度和领域的运用成效;利用EPIP开发的13个“鲁班工坊赛道”,成为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主力赛项”。 2.服务大局,优化布局。亚洲项目落户泰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直接服务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服务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印“金砖”项目。英国、葡萄牙、保加利亚、俄罗斯形成了“东西南北”布局;在葡萄牙、俄罗斯建设的智能制造、信息通讯专业群,彰显中国产业技术优势,服务中国企业“深耕欧洲”。作为重大国家行动,在非洲已建成12个鲁班工坊,布局东部埃塞、西部尼日利亚、南部南非、北部埃及等国,对接中非产能合作,服务非洲2063年愿景。 3.优质优先,强能重技。天津鲁班工坊建设院校遴选了大城技术学院、奇切斯特学院、塞图巴尔理工学院、艾因夏姆斯大学、阿布贾大学等一批优秀合作院校,联动了中土、中材、中联重科、华为、海尔等一批优质合作企业,鲁班工坊“落地”专业聚焦铁道交通(高铁)、机械电气、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信息通讯、冶金建筑、中医中餐等领域,构建了国际化“中高本硕”现代职教体系。中外院校合作开发了《工业机械手与智能视觉系统》等百余部(套)双语教学资源;输出设备5,800余台(套),配置实训工位1600余个,培养当地学生9800余人,技术培训13400余人,惠及中外企业、院校1300余家。鲁班工坊师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斩获全部金牌的60%。 2022年8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期间,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和江西举行,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的293所院校、988名选手和489名指导教师参加了大赛,在总计15个竞赛类赛项中,13个是成果团队利用EPIP开发和承办的“鲁班工坊赛道”赛项,鲁班工坊师生联队参赛,获得15枚金牌中的9枚。 4.中外高度赞誉。获得多项大奖,如“诗琳通公主奖”“国王奖”“撒哈拉大骑士勋章”等。英国鲁班工坊受邀为首相府新年招待会献艺,印尼总统佐科盛赞项目成效,吉布提总统盖莱出席项目启动,葡萄牙总理科斯塔出席项目签约。国内外800多家媒体深度报道。 五、项目畅想 鲁班工坊的实践与理论创新,有效解决了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长期存在的模式盲从、标准依赖、装备模仿、教材照搬、效果不彰等问题,开启了基于中国国情与文化传统,创建本土化教学模式、研制国际化标准、开发通用型装备、标志双语类教材的新阶段,构建起中国职教的国际话语体系、国际标准体系和国际资源体系。 鲁班工坊的实践与理论创新,系统解决了面对世界产教融合、国际产能合作,开展跨国界职教合作的内涵依托问题。以项目为载体,中外合作院校、中外合作企业共同确定专业核心技术技能,通过课程设置、教学环境、顶岗实习、能力取证与核心技术技能一体化组织实施,共同开发国际化专业教学方案,奠定了高水平协同教学、协作培养的内涵性合作基础。 鲁班工坊的实践与理论创新,成功解决了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与世界分享的路径、载体、保障问题。原创首创鲁班工坊品牌,转化竞赛成果,开发教学资源,培养中外双方院校师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并举,自主自强与互学互鉴结合,集成中国模式、标准、装备、资源,实现与世界共融发展。 鲁班工坊的创新实践表明:中国职业教育已经步入从低水平迈向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阶段,形成世界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输入”分享借鉴,与中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输出”分享互鉴的“双线”并举协行的格局,成为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 鲁班工坊,已经成为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国家行动,它是中国职业教育在世界教育合作、国际产教融合领域开辟先河的大事,是近代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
天津中华职业教育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7号鑫银大厦3603-3605 邮编:300201 联系方式:022-87380556 电子信箱:tjzhzyjys@tj.gov.cn 网站备案 | 津ICP备13003886号 |